深圳宝安:“进”字当头,争当湾区发展核心区

发布时间:2024-05-31 23:49:30 来源: sp20240531

  抓好十大方面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圳宝安:“进”字当头,争当湾区发展核心区

  1月24日,深圳市宝安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拉开帷幕,全面回顾2023年发展,部署2024年工作。

  1月18日下午,宝安区七届三次党代会召开,确定“进”为今年全区发展的关键词。围绕“进”这一主线,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要昂扬进的斗志、增强进的信心、坚定进的决心,通过抓好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开足马力向湾区发展的核心区、深圳发展的主力区、增厚福祉的幸福城进发,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作为▶▷

  突破5000亿元

  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42万有识之士选择宝安,平均每月有4700多家企业、5500多户个体户在宝安诞生、成长……2023年,面对双区驱动、黄金内湾、前海总规落地、深圳都市圈等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宝安凭借积厚成势的产业基础、高瞻远瞩的规划布局、凝心聚力的实干作为,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一线的精彩画卷。

  这一年,宝安经济发展增长强劲,“硬实力”与“软环境”互促共进、量质齐升。

  据统计,2023年宝安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跃升至5000亿元以上,从2020年的3847亿元到2023年5000亿元以上,三年跨过两个千亿大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总量超过7200家,连续7年位居全国区县第一;全区每平方公里拥有国高企业18家,平均密度是全省的51倍、粤港澳大湾区的15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精准出台高质量发展、稳增长等系列政策,惠企助企力度全市最大;产业空间有效拓展,实施“整备为先、整治为主、转型为要、更新为辅”的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新模式,全年整备土地398.4公顷,其中产业用地158.1公顷、民生用地77.2公顷,均为全市第一。

  这一年,宝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全年新增一个千亿级、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在全国率先发布低空经济专项政策,大湾区首个空天技术产业总部基地落户宝安。

  会展、海洋、临空经济蓬勃发展,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年办展110场、参展观展超500万人次,会展国际商圈“一街一河一MALL”焕新亮相;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落地宝安;机场片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九围国际总部区重磅亮相。

  这一年,宝安城区品质大幅提升,“含绿值”与“幸福值”同步攀升、底色更足。

  生态环境魅力彰显,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新建绿道、远足郊野径、碧道、健步道223公里,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民生事业再创佳绩,全年新改扩建中小学24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93万个;新建幼儿园18所,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0.56万个;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3.2万套、供应1.7万套。

  大发展▶▷

  聚焦新型工业化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新型工业化不仅是宝安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更是区域发展的闪亮名片。2024年,宝安区将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头等任务”,为深圳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贡献宝安力量。

  今年,宝安将以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争当数智赋能先锋,宝安将实施“产业+人工智能”行动,推广“AI+智能制造”,推动人工智能在千行